心科普|抑郁:时而出现的“心灵感冒”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13 点击: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抑郁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抑郁,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经常能听到关于抑郁的新闻,有些同学也会经常说自己emo了,陌生则是因为我们对抑郁的了解可能并不多,一时的心情不好可并不能说自己抑郁了哦。那么,抑郁究竟是什么?怎样才是抑郁了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它呢?
一、抑郁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呢
抑郁,就像是一场心灵的感冒,它会让我们感到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这种低落的心情会持续很长时间,就像是一片乌云笼罩在我们的心头,挥之不去。
同时,抑郁还会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即使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也会感到身心俱疲。抑郁的时候,我们可能什么也不想做,失去对以往活动的兴趣或乐趣,也不想和别人说话,莫名地出现一种“空虚”感。
抑郁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自责、自罪,自我评价低。常常否定自己,妄自菲薄,自暴自弃,把一切的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
此外,抑郁还会影响我们的食欲,让我们对美食失去兴趣,或者让我们暴饮暴食,以此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抑郁的症状还有很多,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质量变差,悲观消极的思维模式,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的念头等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感到痛苦不堪。
二、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抑郁呢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抑郁呢?是不是有上面这些表现就可以说自己抑郁了呢?
其实,抑郁症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是有一定的诊断标准的,科学要靠事实说话,只有医生才能下达抑郁症的诊断结果哦。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
1. 至少持续两周的时间内,几乎每天同时出现以下五个或以上的症状:
①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并且几乎每天都情绪低落,能够主观地述说(比如:难过、空虚、无望),也可以被观察到(独自流泪);儿童青少年可能表现为情绪易激惹。
②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并且几乎每天,在所有方面的兴趣和乐趣明显减退。
③明显的体重减轻或增加(比如一个月中体重变化超过5%),或几乎每天都食欲减退或增加。儿童表现为体重不增加。
④几乎每天失眠或过度睡眠。
⑤几乎每天都存在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必须是可以被别人发现的,而不仅仅自己觉得心神不定或变慢了。)
⑥几乎每天都感到疲乏或精力不足。
⑦几乎每天都感到无价值感,或过度或不恰当的内疚感(而不仅仅是自我批评或为生病而内疚)
⑧几乎每天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和决策力下降(主观感觉或被他人察觉)
⑨反复出现死亡(不仅仅是对死亡的害怕)和自杀的想法,或自杀冲动,或自杀计划。
2.这些症状导致严重的临床痛苦,或社会、职业及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3.排除其他医疗疾病或药物副作用可能导致的情绪症状。
由此可见,抑郁症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精神障碍,我们平时体验到的一些症状,可能只是抑郁情绪。
三、为什么我们会患上抑郁呢
那我们为什么会患上抑郁呢?抑郁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抑郁症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2.生物化学因素:大脑内神经递质(如血清素)的不平衡可能与抑郁有关。
3.心理社会因素: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家庭环境、性别认同和自我形象问题等。
4.生活事件:如亲人去世、父母离异、遭受欺凌等创伤性事件。
四、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抑郁
那么,面对抑郁,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正视抑郁,不要把它当作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疾病。抑郁,就像是一场心灵的感冒,它并不是我们的错,也不是我们的弱点。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它,寻求专业的帮助,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抑郁的症状。
1.物理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和经颅磁治疗对严重抑郁患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药物治疗: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有一定的生理病理机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
3.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变消极思维,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培养兴趣爱好,增强社会支持网络。
5.亲近大自然:患季节性抑郁症者,要经常到户外接触阳光,接触绿色植物,感受生命的美好,这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五、原来抑郁是这样哦
抑郁不是一种罪过,也不是能靠“忍耐”来克服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抑郁,积极寻求帮助,才能获得更好的心理疗愈。希望每个受到抑郁困扰的人都能够早日走出阴霾,重新拥有阳光和快乐的生活!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详细解读抑郁的系列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该片引导大家关注抑郁高危群体,带领大家走近真实的抑郁疾病患者,并追访医学界、科学界专家与学者,从个人、家庭、社会多角度呈现对抗抑郁的经验、路径与方法。希望能给正处理抑郁困扰中的同学们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