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规定细则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8 点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院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在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性、情绪管理、压力与挫折应对、自我认知、生涯规划等方面正确认知,学会珍爱生命,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应对心理危机,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本课程倡导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资源,选用并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形式,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在同伴间相互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手段,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引导学生自助、助人。帮助学生增进积极的自我认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时在学生的分享中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及时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行为,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和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团体动力带来的教学效果,利用团体气氛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自我调节能力、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理念。
项目一 心理与心健康
重点: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的标准 亚心理健康 压力与心理健康
难点: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是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本章一个重难点问题。在讲解时,可通过列举的实验与实例,深入浅出地把学生带入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有较清晰的认识。根据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分析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亚心理健康状况,并让学生结合自身分析是否存在此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如何面对压力是每一个都应当学会的,在此着重向学生讲解应如何应对压力。学习本门课程意义是什么?可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作业设计:
1、思考:根据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反思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2、让学生回忆自己所面对的一次压力,并讲解自己是如何应对的。
项目二 自我探索: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重点:自我意识的涵义、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难点:自我意识的涵义
对自我意识内涵的理解是本章的基础,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以讲授法为主,结合事例给学生讲解说明,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健康的自我意识有些什么样的特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针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困扰,教师讲解一些典型案例,并结合学生自己实际情况总结,让学生清楚这种不良的自我意识不利于心理健康,应建构健康的自我意识。在如何建构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中,可结合困扰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讨论总结构建大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策略有哪些?
作业设计:
写出二十个以上关于我的句子,不必费事斟酌,凭直觉写;根据写出的句子进行自我意识的分析。
项目三 学习心理:持知识之匙开智慧之门
重点:学习内涵 大学生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
难点:大学生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由学习引发的心理问题较多。在本章教学中,通过问答启发,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学习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生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这部分教学中,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结自身实际分析存在哪些学习心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问形式让学生思考针对学习心理问题调节的方法有哪些,最后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调节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作业设计:
讨论问题——如何利用学习心理,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项目四 理解情绪:我的情绪我做主
重点:情绪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主要的情绪问题 大学生情商的培养
难点:情绪的内涵 大学生情商的培养
情绪是学生体验很深的内容。教师在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体验,用学生的情绪体验推动教学、贯穿教学过程,巩固教学成果。教师可用讲授法,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情绪的内涵以及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可引导学生讨论、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清楚大学生主要的情绪问题有哪些,并进一步针对此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情商。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辩论、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注意培养学生动脑能力。
作业设计:
结合自己,谈谈大学生如何形成良好的情商
项目五 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重点: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人格缺陷及其矫正措施
难点:大学生人格缺陷及其矫正措施
人格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在本章教学中,首先通过案例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楚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理解人格的概念。大学生人格缺陷的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简易人格心理测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自己的人格特点有简要的了解,然后提出矫正的措施。在大学生人格障碍这部分教学内容中,通过举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典型人格障碍的表现情况,并结合这种情况介绍矫正方法。教学过程采用师生提问、讨论等形式,增强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有较清晰的认识。
作业设计:
结合实际,对自己存在的人格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矫正的措施
项目六 人际交往:架起心灵沟通之桥
重点: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难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人际交往是大家都十分熟悉并且感受很深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表演、学生讨论等方式体验总结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以及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障碍。在讲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技巧时,教师可以结出一些典型大学生生活事例让学生分析有何特点,应注意什么,最后教师总结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加强体验,巩固所学技巧。
作业设计:
联系实际,如何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项目七 雾里看花:象牙塔里的爱情
重点:大学生恋爱的动因 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适
难点: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适
受传统的影响,性在很长时期里是一个禁区,但性心理又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列举大学校园中流行的恋爱语引入本章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分析,性心理的发展及表现形式。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分析以及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发展情况让学生自己总结大学生恋爱的动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适时穿插心理测验,让学生对自己的恋爱观进行评价,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加深对本章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作业设计:
联系实际对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讨论
项目八 “网”事知多少:大学生的网络心理
重点:了解大学生上网的心理特点、掌握网络成瘾的界定及成因、学会调适网络心理
难点:学会调适网络心理
网络有无限的使用价值,它能够改变个体的生活。对大学生而言,如果迷恋虚拟网络,就会使人丧失自我,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可以结出一些典型大学生网络沉迷案例让学生分析有何特点,应注意什么,最后教师总结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和调适网络心理的技巧,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加强体验,巩固所学技巧。
作业设计:
联系实际,我们如何正确与网络共存?
项目九 生命教育:绽放生命的幸福之花
重点:生命的意义及死亡的价值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难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生与死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但在现实中,很少有人愿意去谈及死亡。近些年频频发生的危机事件,会对学生心理受到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全面评价自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列举当下发生的校园危机、社会危机事件,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思考生命与死亡,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教学过程采用师生提问、讨论等形式,增强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有较清晰的认识。
作业设计:
讨论题——如何帮助有极端想法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