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的识别与处理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16 点击:
一、焦虑症状分类
1. 正常焦虑与病态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情感表现,当人们面对潜在的或真实的危险、威胁时,产生情绪反应,是应激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情况有明确诱因,适度的焦虑,属于正常焦虑。病态焦虑则是指不适当的焦虑表现,多没有明确的致焦虑因素,或有明确致焦虑因素,但反应强度、持续时间与致焦虑因素不相称,“非同寻常”的一类焦虑反应。正常焦虑与病态焦虑之间可以是一个连续过程,没有绝对的界限。区别正常焦虑与病态焦虑,应注重掌握以下两点:一是焦虑体验的持续时间长短及程度的深浅。正常焦虑持续时间短,程度较浅;病态焦虑持续时间长,程度较重;二是焦虑症状产生及消失的条件。焦虑原因解除或因其他某些活动影响,正常焦虑可减轻、消除,病态焦虑不减轻,或减轻后又复发,难以消除。正常焦虑的原因经治疗者分析和解释,原因比较清楚,病态焦虑常找不到真正的原因。
2. 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是相对稳定的、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是一种习得的行为倾向。具备特质焦虑特征的个体,即使面前不存在引起焦虑的刺激情景也会感到忧虑重重,焦灼不安,也称之为长期焦虑。状态焦虑用来描述紧张、恐惧、忧虑、神经质等复杂主观感受,同时伴有植物神经系统亢进的症状,一般为短暂性的。多由于某个固定的情景所引起,是个体对环境变化的应激,反映了某一特定时间的焦虑,其焦虑程度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波动。状态焦虑有时又称为情景焦虑。
3. 考试焦虑与社交焦虑
个体面临考试情境特定状态下产生的焦虑称测验焦虑,描述在测验状态下焦虑水平上的个人差异,是一种情境特定化的人格特质,以青少年较多见。社交焦虑也是一种特定情境的状态焦虑,个体暴露于陌生人或者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场合时出现明显而持久的恐惧或害怕等症状,达到影响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的程度,而且痛苦持久,甚至出现回避行为。社交焦虑障碍和社交恐惧症可视为同义词,表现多种多样,如害怕参加集体活动、害怕与人会面交谈、害怕被人注视等。
二、焦虑症的诊断
1. 广泛性焦虑
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症状标准: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以下两项:(1)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2)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患者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经6个月。排除标准:(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2)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2. 惊恐障碍
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症状标准:(1)发作无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2)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3)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临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4)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严重标准: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感到痛苦。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排除标准:(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2)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三、如何对抗焦虑?
1. 认知重建
尝试把自己焦虑的想法看成是“猜测”,而不是事实。当你焦虑时,其实是你的头脑在尝试保护你,它希望能够预测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从而减少如果真的事发对你造成的冲击。不过,未来“有可能”发生,并不等于未来“一定会”发生。比起一味沉浸在负面的揣测里,你需要寻找一些客观的证据。可以做一张这样的表格:有多少/哪些事实的证据,能证明那些负面的结果会发生?有没有其他的证据证明有其他可能,如发生好的结果?当你罗列完这两部分内容,也许你会发现,让你焦虑的只是许多可能中的一种,且并没有压倒性的证据。
不要让自己和自己的想法绑定。把你的想法看成许多经过你大脑的数据,你有力量选择去相信其中的一些,不相信其中的另一些,而不是照单全收。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去相信自己的想法。
2. 关注直接的经验
你的大脑有时候会编造一些故事:有的故事关于“你是谁”,有的关于“你是否安全”,还有一些关于“你是否值得爱”等等。但并不是所有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有时候,我们的大脑因为过去负面的经历变得充满偏见。
你的头脑是不是始终在重复过去?曾经有些不好的经历发生过,并不意味着现在它们一定会再次发生。问问你自己,经过上次之后,你的应对能力、你的知识储备,以及情境本身是不是发生了变化?你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你了。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比青春期或儿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你更有能力去选择和哪些人来往,更有能力去识别、并主动离开一个坏的处境。
重要的问题是:你在此刻的经历究竟是什么?它是真实已经在发生的吗?还是只是可能会发生的?我们因为过去的经历而变得偏见的大脑,可能会把这两种情况当作一种情况来处理,给你带来非常不好的感受,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明确意识到这两者不是一回事。
3. 给你的想法打标签
给你的想法分类打上标签,而不是直接去关注想法的内容。观察自己的想法,当你注意到你开始判断的时候,不要急于关注想法的内容,而是给它打上标签,告诉自己“我在(无端的)判断”。如果你注意到自己在担忧,给它打上标签“我在担忧”。如果你开始批评自己,打上标签“批评”。这个过程能够帮助你脱离想法的内容,避免被内容困住,而让你对“我在做什么”、以及“我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的过程更有觉知。从而你也许可以意识到,是不是有其他方式来看待现在的处境。
4. 想得更大更远
对于你当下的处境,你是不是看得太过狭隘了?你是不是只看到了负面的部分,而不是看清楚整个图景?焦虑会让我们只能注意到眼前的威胁,而无法从更大的角度思考。眼前这个情境,真的像你的焦虑告诉你的那样重要么?5年,甚至10年以后,你还会在意眼前的这个问题么?
5. 先干点儿别的
你在为同一件事反复纠结,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这时,如果你还死盯着这件事,你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不妨先开始做一些其他的任务。不要以为这是在浪费你解决问题的时间,往往当你重新开始面对自己的问题时,你会发现自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6. 辨识一个想法是不是对你有帮助
在第一点中,我们已经谈到,要注意辨识我们的想法是不是真实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真实的想法对我们都是有用的。比如,你现在所应聘的工作要在10个人中录取1个,因此,你有1/10的录取率。这个想法是真实的,却对你没有帮助,也许你会吓到自己,让你连申请都交不上去。
记住,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你有用的想法上。
7. 适当的焦虑是有好处的。
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焦虑能让人表现更好。
送给大家一句著名德语诗人里尔克的话,作为结尾:“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任何希望。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当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时又知道这件事根本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