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我感动的“中国红”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07 点击:
红色是中国的颜色,也是中国的象征。红,从遥远的古老走来,红色的宫墙,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婚礼,红色的春联,还有那飘扬在中国人心中鲜艳的五星红旗……红多得数不胜数!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生活中充满红色的装饰主题。红色,构成了人们认同的颜色。红色是激情和运动的颜色;红色是喜庆与祥和的颜色;红色是民俗与文化的颜色;红色更是奥运会会徽颜色的主色。而如今,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了,作为东道主的中国馆更是红得让人心动!
有着“中国红”般颜色的两万多盆凤梨花脱颖而出,成为世博会中国馆环境装饰的主要花卉,因为它的红冠盖群芳,因为它“一春花信二十四,纵有此香无此格”。可我想一定不止这些。更多的应该在于它那火红的生命,亮丽的姿容,无私的奉献,精神的风骨;应该在于它热烈兴旺、蓬勃向上的象征意义吧。是的,在众香国里,还没有哪种花的花语像凤梨花那般无与伦比,令人称赞,它的花语叫“完美”,它的别称就是“鸿运当头”。
何止这里有红?还有那些越来越红火的“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一种神圣的旅游。这样的旅游既瞻仰了红色经典,了解与探秘了红色景点丰富的内涵,更包含着参观者朝圣般的虔诚。
我曾经参加过延安的红色之旅,参观瞻仰了枣园、杨家岭、宝塔山、七大会址、凤凰山周恩来故居、南泥湾等。延安是革命圣地,庄严而毓秀,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多情,更能把人的思绪引向高远。参观的那几日,我时时刻刻都被深深地感染着,打动着。我们伟大的共产党人几十年风雨兼程,披荆斩棘,壮怀激烈!那些胜利的喜悦,失败的教训,还有慷慨的悲歌……以及沉思后的骄傲、自豪、欣慰,乃至感想、感叹、感慨,都如潮水般向我涌来,在我胸中起伏跌宕。于是,我兴奋不已,不由得朗诵起毛泽东主席的诗句:“江山如此多娇!”这种激情使我神思飞扬!这种感受,凡是参与过“红色旅游”的人想来都会有的。渴望红色,期盼红色,奔向红色,拥抱红色,在红色景点中重温党的历史,想起老一代革命家和仁人志士的英雄壮举,从而收获一份特殊的情感,有着深刻的意义。我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更是幸运,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幸福。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哼唱起了“红歌”。这种红,是我们内心的激情和对爱的执着追寻。歌曲是时代的旋律,是历史的记录,是生活的进行曲。它激励着人们的劳动、生活、工作与学习,鼓舞着人们的斗志与信念、信心与决心。
60年前,当共和国还在母腹中骚动之时歌声就唤起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人们高唱着《解放区的天》《咱们工人有力量》和《解放军进行曲》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当人们满怀激情建设美好家园时,无不昂首挺胸、心潮澎湃地唱起《社会主义好》《我们走在大路上》;当我国历史处于重大转折的关键时刻,人们用《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绣金匾》的歌声,来缅怀老一代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又以《祝酒歌》来表达涌动于内心的特殊情感。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了,流行音乐《甜蜜蜜》冲击着人们封闭的文化观念;随之,《大海呀故乡》《十五的月亮》传唱开来。这些歌曲没有气壮山河的气势,没有昂扬激越的旋律,但朴实中饱含真情,温暖中凝聚着力量。
再后来,《在希望的田野上》见证了农村改革;《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让人们感到了融融春意的来临;《七子之歌》让中国人为香港澳门的归来而感慨万千;《好人一生平安》让人们记住了那些刚刚过去的难忘时光;《长江之歌》《黄河泰山》让人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爱我中华》《春天的故事》描绘了在中华复兴中一幅幅动人的历史画卷;《让世界充满爱》成为人类的共同追求;《明天会更好》写出了人们对世界走向光明的期盼;《北京欢迎你》把2008北京奥运会中外健儿和五湖四海宾朋唱得热血沸腾。
凤梨花,没有馥郁香气的花,因被选为世博会中国馆的“伴花”而名扬天下,但却象征了吉祥和兴旺,正是“凤梨花开中国红”。绿肥红艳的凤梨花装扮的不只是中国馆,更装扮着中国人的心田。红色旅游,却犹如一面鲜艳的红旗在迎风飘扬,一种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在闪烁,一副叱咤风云的画卷在铺展,一首动人心弦的壮歌在回荡。而红歌,它正是没有疆界的语言,它以关爱的情怀去慰藉每一个人。岁月可以改变人的容颜,但歌声却会永留人间。
从凤梨花的红,到红色旅游的红,还有红歌暗藏的红,这些红不光让我感动,更让我心动。颜色有很多种,浪漫而梦幻的紫,生机盎然的绿,坦荡醒目的蓝,沉默不语的棕,神秘幽静的黑……虽然每一种颜色都是一个灵魂,都是一种心情,都是一个人生。而我独独感动于那红色——万古不变的中国红。
如今,红色是中国的血气方刚。生活美好,红色迷人。中国红,红的灵魂,是中国永远的流行色。中国红,红出了红红火火的过去,红出了红红火火的今天,更红出了红红火火的未来。